首页 资讯 正文

中华环保世纪行|“以竹代塑”生态实践在宜宾

体育正文 93 0

中华环保世纪行|“以竹代塑”生态实践在宜宾

中华环保世纪行|“以竹代塑”生态实践在宜宾

在四川宜宾,竹制品列入了(le)政府采购目录,也走进了民众日常生活。 近日,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(huódòng)采访团走进(zǒujìn)四川宜宾,探寻当地(dāngdì)如何通过“以竹代塑”,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。 宜宾市地处长江(chángjiāng)、岷江、金沙江三江交汇处,享有“万里长江第一城”的美誉。作为四川省(sìchuānshěng)“天府森林四库”建设先行区,宜宾以334万亩竹林为基底,构建起从原料生产(shēngchǎn)到(dào)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,成为全国“以竹代塑”的标杆城市之一。 2024年7月5日(rì),四川宜宾,淡竹叶开始收获。在山坡上收割淡竹叶的村民。视觉中国(zhōngguó) 资料图 绿色(lǜsè)消费理念融入百姓生活 当白色污染(báisèwūrǎn)成为威胁环境的突出问题时,一场“以竹代塑”的生态实践(shíjiàn)在宜宾展开。 宜宾市是全国竹资源最(zuì)富集地区(dìqū)之一,现有竹林面积334万亩,竹种485种,是“川南竹产业集群”核心。2022年以来,宜宾通过人工造林、低效林改造、退化(tuìhuà)林修复等多种方式,在沿江县(区)实施了37个(gè)营造(yíngzào)林项目、营造林面积12.66万亩,建设护岸护坡“林带”220余公里。 在宜宾竹文化(wénhuà)博物馆,书签、茶杯、一次性餐具包等多种竹制品(zhúzhìpǐn)展示着竹制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。宜宾竹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冰洁介绍说,竹子可再生、速成材、固碳强、能降解,竹制品生产能耗与碳排放远低于塑料(sùliào),是(shì)替代塑料的理想材料。 竹子(zhúzi)有很强的固碳能力。数据表明,竹林固碳能力远超普通(pǔtōng)林木,是杉木的1.46倍(bèi)、热带雨林的1.33倍。澎湃新闻注意到(dào),2022年11月,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“以竹代塑(yǐzhúdàisù)”倡议,以减少塑料(sùliào)污染,应对气候变化。在2023年10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(géwěihuì)同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制定了《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其中提到竹子作为速生、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,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。 2023年11月,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(zǔzhī)联合(liánhé)发布“以竹代塑”全球行动计划,明确到2025年,“以竹代塑”产业体系初步建立,产品质量、产品种类、产业规模(guīmó)、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。 宜宾(yíbīn)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、市林竹产业专班主任郑仁红介绍,近年来,宜宾大力(dàlì)推动规模化经营,按照丰产培育技术对竹林(zhúlín)进行经营和管理(guǎnlǐ),并组建专业化采伐队伍,避免(bìmiǎn)无序采伐,“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合理采伐,每亩竹林的竹材产量已由2015年的大约0.8吨增长至2023年的超过1吨。” 目前,宜宾(yíbīn)已实施竹(zhú)林规模经营60万亩,建设现代竹产业基地120万亩。郑仁红表示,宜宾竹产业发展主要(zhǔyào)聚焦两个方向,一是以竹浆为原料开发和生产产品,包括竹浆模塑、汽车内饰材料,以及(yǐjí)作为衣服面料的竹基莱赛尔纤维;二是竹食品领域,在以往常见的笋制品基础上,以笋粉或笋浆为原料开发烘焙、面食甚至笋米等产品。 他说(shuō),到2027年,宜宾将打造“以竹代塑”应用场景2000个,通过产品的(de)应用替代,逐步减少塑料污染,使(shǐ)绿色消费的理念融入百姓生活。 “以竹代塑(yǐzhúdàisù)”有政策和法治保障 为拓展“以竹代塑”应用场景,宜宾深入开展产品(chǎnpǐn)进机关、进商超、进街景、进工业、进农村“五进”活动;市内(shìnèi)酒店餐饮(cānyǐn)、快递物流、食品生产等行业企业积极应用“以竹代塑”产品。 澎湃新闻注意到,“以竹代塑”背后有着(yǒuzhe)政策和法治保障。2024年(nián)6月,宜宾市委、市政府印发(yìnfā)《全面推进“以竹代塑”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;同年10月,市人大常委会出台《关于(guānyú)加快推进“以竹代塑”的决定(juédìng)》。而在此前的2022年,兴文县人大常委会率先作出《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(zhìlǐ)大力推进“以竹代塑”的决定》。 郑仁红表示(biǎoshì),人大立法监督、政府落实、市级部门和县(区)联动(liándòng)推进的(de)工作机制,为宜宾市“以竹代塑”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。 前述决定指出,要实施“两大行动(xíngdòng)”。一是实施重点场景替代行动,鼓励全市各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率先(shuàixiān)应用(yìngyòng)和消费纸浆模塑餐具等竹制品,引领大众选用绿色、健康、环保的“以竹代塑”产品。二是(èrshì)实施产销对接促进行动,建立健全市场推广平台,推动政企合作和产学互动(hùdòng),引导(yǐndǎo)商贸流通企业与竹制品企业产销协同、供需对接,积极培育宜宾竹产品绿色消费市场。 宜宾(yíbīn)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研究室主任龙永忠表示,决定的出台既有利于保护好宜宾生态环境,推进生态优先绿色(lǜsè)低碳发展,又契合宜宾竹产业发展实际,为“以竹代塑”按下快(kuài)进键。 同时,宜宾市人大常委会(réndàchángwěihuì)还通过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决定落实(luòshí),并发挥好人大代表的(de)带头作用,当好“以竹代塑”的宣传者、推动者、引领者。 目前,宜宾市在南溪区(qū)、江安县、长宁县、兴文县四大区域建设精深(jīngshēn)加工(jiāgōng)园区,宜宾全市“以竹代塑”产品制造企业达(dá)43家,竹浆年产能43万吨,占全国14%;其中,竹浆模塑年产能12万吨,占全国23%。竹产业综合产值从(cóng)2018年的185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20亿元,带动就业15万人。 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(zīxùn)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中华环保世纪行|“以竹代塑”生态实践在宜宾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